主备切换有两种场景: 主动切换 和 被动切换. 被动切换大多是主库出了问题、由HA系统引发的. 那么: 如何判定主库出了问题呢 ?
一、 select 1 判定
实际上, select 1 成功返回、只能说明这个库的进程还在、并不能说明主库没问题. eg. 以下场景:
1 | set global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=3; // 控制innodb并发线程上限. 超过、进入等待. 来避免线程数过多、上下文切换的成本过高. |
在session D里、select 1是可执行成功的, 但查询表t会被堵住.
注意:
并发连接和并发查询不是一个概念. show processlist看到的几千个连接、指的就是并发连接.
当前正在执行的语句、才是并发查询.
连接多顶多占一些内存、而并发查询多、才是造成CPU压力的根本. 在线程进入锁等待之后、并发线程的计数会-1, 行锁(包括间隙锁)不占用CPU资源.
思考:
Mysql会什么设计锁等待不计入并发线程数呢 ?
1 | 假设以下场景: |
二、查表判断
在系统库(mysql)新建一个表, eg. 命名为 health_check, 里边只放一行数据、定期检测, 可以发现由于并发线程数过多导致的db不可用.
1 | select * from mysql.health_check; |
但: 若空间满了、这种方法又不好使.
更新事务要写binlog、而一旦binlog所在磁盘空间占用率达到100%, 那所有的更新和事务提交的commit语句都会被堵住, 但可以正常读取.
三、更新判断
1 | update mysql.headlth_check set t_modified=now(); |
节点可用性的检测都应该包含主库和备库、若用来检测主库的话、备库也要进行更新检测. 但: 备库的检测也是要写binlog的、一般会把A和B的主备关系、设计为双M架构、所以在备库B上执行的检测命令、也会发回给主库A.
但若A、B更新同一条数据、就可能发生行冲突、导致主备同步停止. 可以插入多条数据、使用A、B的server_id做主键.
1 | create table `headlth_check`( |
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案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, 判定慢
.
eg. 所有的检测逻辑都需要一个超时时间N、执行update、超过Ns不返回、认为系统不可用.
但: 假设日志盘IO利用率已经100%, 这个时候系统响应很慢、需要主备切换. 但检测使用的update需要的资源很少、拿到io就可以提交成功、超时之前就返回了、于是得到了系统正常
的结论, 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判定.
四、内部统计
针对磁盘利用率、若Mysql 可以告知每次请求的io时间、就靠谱多了.
5.6版本以后的performance_schema库、file_summay_by_event_name表里就统计了每次IO请求时间.
event_name=’wait/io/file/innodb/innodb_log_file’ 统计的是redo log的写入时间. 第一列 event_name表示统计的类型.
接下来3组、统计的是redo log操作时间
第一组5列、是所有IO类型的统计:
count_star 是所有IO总次数
sum、min、avg、max是统计的总和、最小、平均和最大值.(单位ps)
第二组6列、是读操作的统计
最后一列 sum_number_of_bytes_read统计的是、总共从redo log读多少个字节
第三组6列, 是写操作统计
最后四组时间、是对其它类型数据的统计、在redo log里、可以认为是对 fsync的统计.
binlog对应的event_name是: wait/io/file/sql/binlog 这行、统计逻辑同 redo log. 额外的统计这些信息、是有性能耗损的、大概在10%左右. 建议只开启需要的项.
打开统计项之后、可以通过判断MAX_TIMER的值来判断数据库是否有问题.
eg. 设定阈值、单次IO超过200ms属于异常、出现异常把之前的统计值清空、再次出现这个异常就可以加入监控累计值了.